“先找岗定位,后工学交替”实施方案
一、实施“先找岗定位,后工学交替” 的目的、意义:
实施“先找岗定位,后工学交替”的教学改革,主要目的是改变当前我校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经常违规迟到、早退、逃课、上课睡觉、玩手机、厌学,抵制老师的管理、学习茫无目标,对自己的未来的岗位要求不了解、对企业的基本要求不知道,对自己的未来缺乏规划、每天无所事事,在学校里混日子等一系列的不良现状。通过工学结合,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了解企业各种管理制度的要求,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锻炼学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的团队精神、服从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锻炼和提高,缩短了学生就业后和企业的磨合期;同时老师也了解相应岗位技能要求,在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教学做及时调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帮助。最终要我们的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实施“先找岗定位,后工学交替”的目标
(一)通过“工学交替”要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明白机电专业目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2.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给自己一个准确定位(我来临河一职要干什么,毕业后要干什么)。
3.明白企业职工的岗位要求和具体标准。
4.找出自己和企业对岗位要求的差距。
5.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
(二)通过"工学交替",让本专业教师准确定位,明确自己以后的工作方向和要达到的目标。
1.知道用人单位对机电专业人才需求标准。
2.根据企业要求进行针对性教学,敢于突破教学大纲。
3.了解学生与企业岗位要求的差距,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4.专业教师坚持充电,鼓励教师到企业学习,使自己的知识能与当今企业发展要求同步进行。
(三)通过“工学交替”,分校要逐步调整课程设置及毕业生考核评价机制,实现课程与企业需求接轨,培养符合企业要求人才。
三“先找岗定位,后工学交替”的实施过程
(一)“找岗定位”的依据
1.我们的学生年龄太小,知识技能的学习也是最基础的,因此到企业实习,定位在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岗位。
2.企业必需是正规大企业,要注重对职工的培养(包括技能与品德),学生的食宿条件不能太差,实习期间学生待遇暂不做要求。
3.实习的企业最好是北方地区的,离临河距离近一些,如:巴市、呼市、包头、伊盟、乌海、阿盟等.最远北京地区,这样便于学校的管理,学生对气候、饮食起居比较适应。
4.学生实习的企业必须是专业学校领导及部分专业教师亲自实地考察过的,并且与企业能达成实习协议(包括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安全、以及学生食宿安排等)。
(二)“工学交替”的时间安排
高一年级学生“先找岗定位”,新生九月份入学后,十月份开始就能安排教师去企业考察。然后安排学生去合适的企业参观学习,邀请往届在企业工作的优秀学生或企业的相关人员到学校给学生做职业规划、职业思想培训、介绍机电专业在目前世界的发展。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初步的认识,对自己未来有个基本规划。
高二年级“工学交替”安排在每年9—10月份进行,时间不少于半个月。
高三年级通过学校各项考核,安排学生就业。
(三)“工学交替”前的程序安排
1.首先把“找岗定位”的成果向所有老师展示,让老师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
2.布置学生实习期间将要完成的实习任务,并印制成手册,以便于学生保存、操作以及学校存档。
3.召开学生动员大会,让学生了解将要去实习的企业,明确实习的目的、意义、内容及实习要求。
4.召开家长会,获得家长的认同,同时与家长、学生签订实习安全协议。
5.办理学生“工学交替”意外保险,联系车辆,明确实习指导老师职责及启程时间。
(四)“工学交替”入企业后的程序安排
1.学生实习期间,学校要与企业、学生分别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职责。
2.要求企业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
3.企业对学生具体实习岗位进行安排。学生要明确实习要求和内容
4.明确指导老师,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让学生完成实习工作记录册中相应的学习任务。
5 实习结束,企业方面对学生的实习期间表现给予评定。
(五)“工学交替”的监管
1 学校派去的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突发事件处理,学生考勤等方面的事宜。
2 学校不定期派分管领导到企业检查、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帮助指导教师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并负责和企业沟通、协商解决。
(六)“工学交替”成果巩固
1.组织实习生给专业学校师生做实习汇报,谈学习感受及心得。
2.要求每位实习学生针对自己与岗位要求差距,制定自己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和个人修养目标。
3.教师要根据实习企业的要求,及实习学生学习计划,制定自己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要求针对性强,灵活实用,符合当前企业要求和学生要求。
四“先找岗定位,后工学交替” 的考核评价机制
1.“工学交替”的考核评价,由企业和实习指导老师共同完成。
2.根据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包括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想行为表现、实习态度、实习成绩等方面给予考核。
3.考核结果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优秀者,酌情考虑给予提前就业安置;考核良好者,毕业时优先推荐就业;考核合格者,毕业时综合成绩评定合格,准予发放全部证书并安排就业;考核不合格者,毕业证、技能资格证缓发,并建议留校继续参加学习,直至考核合格。
最后,我们通过“先找岗定位,后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要达到的教育教学效果:
1.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学以致用,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杜绝学生现在存在的不良现象。
2.教师教的轻松,教的有成就感,师生良性互动好。
3.根据岗位需求开设课程,无用课程彻底扔掉。
4.逐渐实行弹性学制,实行学分制。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努力程度及学习表现、学习成绩,实现提前毕业或选修更多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5.学生不仅文化素质高,专业技能强,而且会做人做事。